
施耐庵没有提到宋真宗,说宋太宗把皇位传给了孙子。这其中的寓意十分明确。北宋王朝违背天道循环礼律,因“金匮之盟”而导致改朝换代。明朝朱洪武“孙立”,同样是误走了妖魔,同样也逃不脱历史的循环规律。帝王之间的争夺、谋逆篡位,让天下百姓失去太平,享受不了快乐,那么,皇冠必然落地,王朝必然覆灭。
施耐庵不幸而言中。大明王朝再度循环到“木”字辈人做皇帝时,崇祯皇帝便吊死于煤山。而逼朱由检上吊的是闯王李自成,非常神奇地应验了武松的一句话“如何不姓李”。李是“木子”,加上朱家木字辈,岂不就是个“林”字吗?
梁山好汉大聚义时,一只金盘从东北乾方降落,砸进了正南方向。这只金盘出自赵匡胤的《咏日》诗:须臾捧出大金盘,赶散残星与明月。《大宋宣和遗事》中说,这只大金盘寓意来自东北方向的金国灭掉北宋,赵家王朝不得不偏安南方一隅。
北宋是赵家天下,“赵”的繁写体就是“走小月”。而“明月”,说的就是大明王朝,扈三娘不就是使的日月双刀吗?
幸乎不幸,真正赶走大明王朝的,正是“大金盘”的另一支,建州女真。
林冲逆袭成为抗金英雄
《水浒传》是一部交织隐藏宋、明两朝历史的大书,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身兼多重隐喻,本文所讲的林冲,也是这样一位人物。
上文讲到,施耐庵以张飞状林冲,借用了“燕人”等符码。同样,书中还以张飞的“飞”字,暗示林冲在七十回书之后,与一百单八将一道抗击金兵。《水浒传》中隐藏着岳飞,这个暗喻首先出现在了林冲的故事中。
林冲在大相国寺遇见了鲁智深,而相国寺的间壁是岳庙,林教头是带着家小去岳庙烧香还愿而经过的大相国寺。林冲与鲁智深一见如故,在菜园子结拜为兄弟。正在两人喝酒之时,林娘子的女使锦儿跑来报信,说林娘子在五岳楼被一群奸诈不及的人拦住了。
五岳楼,实际上就是汴京城中的五岳观,是皇家集中祭祀五岳之神的道场。靖康之难时,五岳观被金兵焚毁。施耐庵在《水浒传》中写的就是五岳观,但是,却点化为五岳楼,是岳庙中的一处殿宇。
岳庙,特指的岳王庙,此处暗指的应当就是岳飞。按照《水浒传》的时间背景,林冲的故事要早于岳飞,此时是没有岳庙的。所以,林冲烧香之地就是岳王庙,而是以此暗示,林冲也将成为抗金英雄。
如此脑补,还有什么依据吗?我解读《水浒传》从来不用孤证,说林冲将成为岳飞式的人物,还可以从原著中找好几个故事和细节出了。
林冲在梁山之下,与杨志大战朴刀,这个故事中,就暗藏了梁山好汉极有可能与岳飞有交集。《三朝北盟会编》中说,“招安巨寇杨志”是种师道、种师中手下的战将,充当选锋首(先锋敢死队队长),将选锋军抗击金兵。
历史真实中的杨志,早就伏写在了鲁达的经历中。因而,鲁智深“遇林而起”,与杨志联手打下二龙山。攻打曾头市的时候,鲁智深、武松与杨志在正北大寨会师。这就意味着,杨志在北地抗金,鲁智深、武松则在东面保境。
杀熊岭一战,宋军被完颜宗望击败,种师中阵亡。因为杨志是“招安巨寇”,屡受排挤,宋将便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杨志头上,但岳飞的第一任长官刘韐等却写申状给李纲,为杨志申辩。李纲在《梁溪集》中记载了这件事,也亲自上书宋钦宗,请求激赏武节郎杨志。
杨志是梁山八骠骑兼先锋使,历史真实中的杨志就是一个先锋敢死队的队长。当时,岳飞是刘韐“敢战士”队伍中的小队长。假如施耐庵的《水浒传》没有被大明王朝腰斩,梁山好汉是不是有可能与岳飞有交集呢?
这是非常有可能的。梁山大举时,宋江号召一百单八将:众当竭力捐躯,尽忠报国,死而后已。“尽忠报国”这四个字,就出自《宋史·岳飞传》。
林冲风雪山神庙,按照柴进的指引,来到了梁山对岸,在朱贵的酒店中题写了一首五言诗。这首诗中有这样一句:京国显英雄。
怂人林冲此前并没有在京城显过英雄,这句诗应当是后文故事的大伏笔,林冲将有可能参加汴京保卫战。汴梁是北宋的东京,鲁智深将在这里再一次“遇林而起”,携手林冲打击金兵。
林冲的故事还有很多,比如他为何要去投奔柴进,为何要杀王伦,为何活捉了扈三娘,又为何涉嫌参与谋杀了晁盖……等等。本文以一条主线贯穿林冲的故事,也足以解读这个人物。
施耐庵写林冲这个人物,一方面以这个典型的形象,揭露所有的帝王都是谋逆篡位,霸占天下,破坏太平世道的妖魔。妖魔出世,如林冲这般人物都无法隐忍,被迫揭竿而起。同时,又通过这个人物,赞颂了国破家亡的危难时刻,梁山好汉抵抗外寇,保境安民的英雄主义精神。
在林冲这个人物身上,彰显的是英雄的品格,家国的情怀。
【版权声明】零度号提醒您:请在浏览本网站关于《林冲的外貌描写 林冲的人物形象》信息时,请您务必阅读并理解本声明。本站部分内容以及图片来源于商家投稿和网络转载,如网站发布的有关的信息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,邮箱:31055 30035@qq.com,我们会尊重您的决定并当天作出删除处理。